
2012年,皮革專業市場在全國遍地開花,十余家不同規模的專業市場開業或破土動工,其呈現的井噴的態勢引起業界關注。
“2012年的專業市場項目扎堆推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提倡的產業轉型升級,很多區域希望以市興業,依托專業市場帶動產業提升。其次,由于房地產投資的限制,特別是限購令的推出,開發商和投資者都在尋求新的投資方向,開拓新領域,專業市場的巨大潛力引起了開發商和投資者的興趣?!敝袊じ飬f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認為專業市場的開發所呈現的井噴態勢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
專業市場的繁榮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產業的繁榮,然而,在專業市場的繁榮背后,我們更關心的是它的內生性動力和健康成長的空間。
市場倒逼轉型升級四個特點引發關注
皮革行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皮革專業市場也在經歷同樣的革新,轉型升級成為各個專業市場的主旋律。擴張的擴張、新建搬遷的新建搬遷、升級改造的升級改造,好一番熱鬧的景象!
在專業市場投資建設方面頗有建樹的廣州新濠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鞋材行業商會會長劉穗龍認為:“專業市場要配合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同步轉型。準確而言,需要從粗放型的單一賣貨轉向精細化的全面服務。轉型的難度并不大,但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準入機制要嚴謹;二是保證材料供應商的思想要同步;三是作為市場發展商,我們要平衡工廠與供應商的互動?!?/p>
縱觀全國的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呈現出四個特點和方向:
一是專業市場由傳統物業向商業物業轉變,融合了更多的商業服務功能,在服務的精細化程度上不斷提升。劉穗龍認為:“專業市場作為產業的一分子,需要對產品的生產負責。舉例來說,中高檔皮革市場需要引入質量體系,對皮革產品進行按照產地、質量進行分類與指導,對皮的性能與產品類別進行指導。哪種皮革適合做哪類鞋,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參考。這些都是完善服務的方式?!?/p>
二是專業市場由純粹的實體經濟向虛擬的“智慧型”經濟轉變,專業市場兼具電子商務平臺功能、金融服務功能。
獅嶺國際皮革皮具城就是一個成功轉型的典范,以專業市場為依托,國葉集團與圣地集團合力打造了獅嶺國際皮革皮具交易中心和結算中心,為商戶提供了更加務實的虛擬業務服務。電子交易中心主要以皮革皮具的原輔材料為交易對象,立足現貨市場,通過搭建第三方交易平臺、第三方結算支付平臺、網上箱包城三大平臺,建立一個公開、公正、高效的交易環境。圍繞交易、結算為核心,提供信息、質檢、融資、物流等配套服務,以交易帶動現貨物流。而結算中心將保障獅嶺皮革皮具電子商務平臺順利進行,從而推進獅嶺電子交易中心的發展,使其進入一個高速運行的軌道。結算中心還可為政府提供詳實的科學數據信息,推動獅嶺皮革皮具產業服務水平得到一個更大的提升。
三是成品專業市場正由專業市場向專業商場轉變,許多市場由集散地式升級為高檔購物中心,有的甚至晉升為一個集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ShoppingMall”。
傳統的缺乏規劃、格子鋪密集的“麻雀式”生存現狀已然成為過去式,隨著大規模投入的軟硬件升級改造,皮革成品類的專業市場不約而同地向環境舒適、突出單品成列的“大商場化”衍變。
當下,當你走進海寧中國皮革城、辛集皮革城、崇福皮草大世界等一些新建或改造升級后的專業市場,原來印象中的擁擠和零亂已被整潔、雅致和有序所取代。綠化成蔭、水流潺潺的休閑區和現代休閑設施,自動扶梯、觀光電梯等豪華的設施,使得專業市場晉升為一個集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ShoppingMall”。
四是專業市場品牌效應日益凸現,皮革專業市場的連鎖化經營取得重大突破?!捌放七B鎖在零售市場已經屢見不鮮,如王子鞋城、云柏鞋城等等,但是如何把產地型的大體量的專業市場進行連鎖,這是一項重大的復雜工程?!敝袊じ飬f會專業市場委員會(市場流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馬瑞華表示。
2008年11月21日,江蘇沭陽海寧皮革城開門營業,海寧皮革城打響了全國連鎖擴張的第一炮,自此以后海寧皮革城加速了其在全國范圍內“攻城略地”的步伐,“海寧皮革城”這個品牌也在東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區插上了“連鎖”的大旗。2009年,佟二堡海寧皮革城一期市場啟動建設,2012年9月22日,佟二堡海寧皮革城二期正式開業;2011年10月,河南新鄉海寧皮革城開業運營;2012年9月28日,四川成都海寧皮革城開業。作為皮革行業唯一的一個上市的專業市場,海寧皮革城的品牌效應是毋庸置疑的,正是源自其品牌效應的吸引力和集聚性,其連鎖化經營取得了巨大成功,更為皮革專業市場的連鎖化經營探出了一種成功模式。
專業市場問題集聚必須正視和警醒
近幾年來專業市場突飛猛進式的發展,固然有產業發展和消費市場需要的因素,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商業地產業熱在其中的推波助瀾。
根據中國皮革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市場流通專業委員會)的調研統計,我國皮革專業市場已有超過百家(1500家),其范圍覆蓋了華北、東北、華東和中南部和西南部,尤其以華北、東北、江浙和廣東區域最為密集。在皮革產業發達、專業市場起步較早的廣東地區,有近20家(上百家)不同類型的專業市場,類型涵蓋了皮革和毛皮市場、鞋靴類市場、箱包皮具類市場、五金材料類市場和綜合類市場;在皮革產業發達的江浙地區,集聚著十幾個皮革專業市場,很多市場的產品都十分類似;華北地區以北京為中心,也有十幾家不同類型的皮革專業市場。
專業市場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集聚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專業市場本身發展規律所致,有些則是我國皮革產業的發展特點所造成的。
一是專業市場商業規劃不合理,無序發展,很多市場的興建都是市場自發行為,政府缺乏引導。正因如此,有些市場興建起來不到一年就關門了,比如青島興建的天沐城青島皮草城、澄陽皮草城都陸續關門(改為:有些市場開業不久就舉步維艱甚至關門歇業,如青島嶗山區的青島皮草城,青島市區天幕城內的溫樂都皮革城和城陽區中心廣場的皮草城)。
二是電子商務的應用相對還比較欠缺。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結合、傳統業態與新型業態互動的市場體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現階段來看,皮革專業市場在與電子商務的結合上還處于起步階段,一些專業市場的試點還處于探索階段,雖然已經呈現出可喜的變化,但成熟運作的范例較少。
造成這種狀況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產業的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經營理念保守,擔心與實體店沖突;皮革產品本身的特性限制,例如裘皮和皮衣產品的價格昂貴、網絡銷售風險大等等。
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比如嘉興依托嘉興繭絲綢交易市場建立了“金蠶網”,采用會員制形式進行網上交易,網上交易額已達162億元,占市場成交額的90%;余姚依托余姚中國塑料城建立了“中塑在線”,目前已有注冊用戶近3萬家,長期上網發布信息的企業7000多家,首頁日均訪問量萬余人次,成為國內最大和最具權威的塑料專業網站;紹興的“全球紡織網”也是依托中國輕紡城發達的現貨市場建立網站,為市場經營者在網站上提供網上商鋪,通過網上商鋪發布信息、展示商品、洽談商務,實現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無縫結合。然而,每個產業都有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其它模式復制過來也未必能夠成功。皮革產業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的結合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
三是專業市場的定位缺少個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市場不多。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董事長任有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重點談了這個問題,他表示:“目前,我國的皮革市場確實有過剩的問題,但過剩的是不倫不類的市場,品味很低的市場,還有半死不活市場,規范和有序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業界還是不足。那些低檔的市場銷售的產品質量沒保證,品牌無從談起,更沒信譽可言?,F在冒牌海寧皮革城的市場有51個,連市場名稱都要冒牌,可想而知,其品質和服務完全無從談起。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確實是過剩的,因為這些低檔的市場太多了。做專業市場一定要考慮核心競爭力,就是以什么作為立足點,是品牌、時尚還是服務。比如你要在一個地級市或是省做成最好的市場,讓消費者信任你,讓消費者想來,否則消費者上一次當,再也不會來?!?/p>
未來“紅?!敝畱饏f力作為才是正題
專業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市場三者的共同努力?!盀橥苿訉I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政府應承擔商業規劃、監督管理之責;協會應承擔行業指導、宣傳推廣之責;專業市場應承擔自主經營、不斷創新之責?!敝袊じ飬f會市場流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馬瑞華表示。
目前,我國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辦市場、盲目擴大市場規模的現象,導致了有場無市、大場小市的空殼、半空殼市場形成,浪費了財力物力,尤其是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有些市場通過降低稅費和產品質量要求的辦法吸引經營者入場,引起市場之間惡性競爭、采用不公平手段爭奪客源等問題。
專業市場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地產,因為從過程來看,住宅地產銷售后就進入了終端,而商業地產的銷售只是經營的開始,此后的招商開業和經營管理才是工作的重頭。以短期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地產項目往往后期在管理上投入會比較小,加上‘養商’的時間會比較長,在項目經營方面可能就會出現亂招商、亂經營的現象,這也是很多皮革專業市場快速倒閉的原因之一。
在對市場的規劃、監督管理方面,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對于新建、擴建大型專業市場,應該科學論證、合理規劃、有效監督。
行業協會在引導專業市場發展方面也需發揮更有效的作用。中國皮革協會對皮革專業市場的魚龍混雜、無序發展的局面備感擔憂,采取了標準規范、等級認定等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嘗試引導專業市場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其一是通過標準制定工作,為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提供了藍本。自2008年起歷時四年,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中國皮革協會先后牽頭編制了輕工行業標準QB/T4115-2010《皮革專業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商貿流通行業標準SB/T10584-2011《皮革和毛皮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和SB/T10685-2012《皮革和毛皮服裝專業店管理技術規范》。
其二是通過等級認定工作,樹立流通業服務品牌標桿。中國皮革協會秉承“高起點、嚴要求、穩推動”的精神,逐步開展專業市場(店)等級認定工作。2012年,中國皮革協會強力推出“星級”、“示范”“達標”專業市場(店)等流通業服務品牌,受到業界的熱烈響應。正如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董事長任有法所言:“等級認定工作是對皮革專業市場的規范和梳理,它樹立了標桿、分等定級,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p>
就專業市場的自身建設來看,在殘酷的“紅?!备偁幁h境中,不創新就意味著死亡。海寧中國皮革城之所以能夠做得風生水起,引領行業的風向標,正是源自其“敢為人先,創新不止”的精神。專業市場作為一個區域的皮革產業的窗口,必須快速回應中小皮革企業的需要,必須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要。商業模式創新,包括自營區式體驗消費模式、主題化購物中心模式、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經營模式,都是未來的探索方向;服務內容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包括金融服務的加入,精細化管理的引入等,都是專業市場營造競爭力的利器;創意產業與專業市場結合方式的創新,包括與頂級設計機構的培訓等方向的合作、設計師工作室與專業市場的結合等,都是專業市場不可忽略的方向。
在專業市場的發展井噴期,我們更需冷靜和警醒,表面的風光不代表真正的風華正茂,殊不知,有多少暗礁是在風平浪靜中潛藏。專業市場的競爭已經近乎白熱化,未來“紅?!敝畱鸨厝粦K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只有未雨綢繆,才能笑到最后。